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王青青 青岛报道启点优配
随着“双十一”活动进入尾声,青岛快递行业也迎来派件小高潮。根据监测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11月11日期间,青岛市收派快递包裹日均超千万件,总量较去年增长超500万件,单日派件量最高增长22.49%。
为有效应对“双十一”期间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全力保障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服务质量稳定高效,青岛市邮政管理局提前部署,指导各寄递企业科学预判业务峰值,前置制定旺季服务保障方案,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各企业依托科技手段,探索开展低空配送服务,试点应用快递无人车,全力应对业务高峰。
借力借势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
5月,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提出,针对公众关注的智慧出行领域,推动无人驾驶实现全场景多领域突破,启动青岛西海岸新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打造智慧出行山东“名片”。
青岛市邮政管理局紧抓利好契机,将邮政快递业发展与顶层设计紧密绑定,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会同发改、科技、交通、公安等部门召开无人配送行业调研座谈会,研究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探索研究制定快递无人车规范管理办法。今年以来,全市快递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率先在青岛西海岸西部乡镇地区投入使用无人驾驶快递车,进一步破解偏远乡镇快递进村难题,提升行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快递无人车应用突破200辆,开放路权121条,覆盖市南、市北、崂山等8个区市启点优配,涵盖城市末端配送、支线短途接驳、农村寄递物流、生鲜冷链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节约末端配送成本30%以上。
今年无人车的投入使用有效的缓解了一线从业人员的作业压力。可以看到,在派送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意味着退换货业务迎来了高峰。面对双十一退换货业务高峰,青岛胶州邮政依托自身城乡一体化的网络优势推出“城区30分钟响应”服务及退换货专属优惠,将退换货服务延伸至每一个村落。消费者通过“邮政速递”小程序、支付宝等线上端口提交订单,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接收信息,快速分析用户位置、订单类型等数据,自动匹配距离最近、任务最优的揽投员,充分解决农村地区“退货难、寄递慢”的痛点问题。
赋能产业推动“双十一”服务再升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特色农产品如何高效、高品质地“走出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6月,青岛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网信办等部门,成功主办“2025青岛‘网红农品’发布仪式暨直播带货活动”,形成“物流+电商+农特产品”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农特产品上行的“专属通道”,推动快递服务与农村电商、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双十一期间,青岛秋月梨、明月苹果等农产品寄递量环比提升20%。
主动链接、深化融合,定制化服务再升级。在生鲜易损、时效要求高的农产品面前,传统快递服务常常力不从心。因此,特色农产品定制化快递服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寄递企业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为农特产品上行注入新动能。针对青岛“城市名片”青岛啤酒运输中易磕碰、需控温的特点,青岛顺丰在青岛啤酒产地端搭建专属服务体系,提供智能仓储管理、精细化分拣、防摔防撞专业包装等一体化服务启点优配,通过批量集中发货、区域分拨配送的方式,减少中间流转环节,助力制造业企业优化供应链、降低综合成本。
智慧监管 护航“双十一”寄递更安全
在“双十一”快递业务旺季单量激增的背景下,安全保障更需精准发力。青岛市邮政管理局从严从紧落实行业安全监管,全力推进寄递安全防范科技化、信息化支撑。
组织各企业市级总部开展风险集中研判,要求各企业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防范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机制。严防各类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做好快递业务旺季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
同时推动建成使用“邮智慧政安一体化平台”,实现监管模式智慧化升级与执法效能质的飞跃。该平台作为我市智慧监管的核心载体,通过对可疑包裹信息的高质量采集与每日复核机制,实现了对海量业务的精准筛查与风险预警。平台运行以来,已抽检复核包裹安检图片3万余张,成功锁定并查处问题144起,立案处罚8起,非现场执法能力与精准打击水平大幅提升,科技赋能监管的成效日益凸显。
下一步,青岛局将持续聚焦发展培育快递新质生产力,探索人工智能、低空运输、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应用,深化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营造建设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良好氛围,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长宏网配资手机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